基本情況:印度尼西亞位于亞洲東南部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橫跨赤道,與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2016年印尼總人口數為2.59億,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印度尼西亞語為通用語言和官方語言,本文將通過于都尼西亞2023年經濟表現,對其經濟和投資市場的狀況進行全面分析。
印尼的制造業是其經濟增長的最強勁組成部分。Business Indonesia數據顯示,截至 2022年第三季度,該行業對印尼GDP的貢獻達6,158萬億盾——占印尼GDP總額的 17.33%。根據印尼的標準業務分類(Klasifikasi Baku Lapangan Usaha或KBLI),印 尼的制造業由24個子行業組成,其中最重要的三個子行業是汽車、化工和化妝品。
農業是印尼政府確定長期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也是國內外投資的重要領域,而且農業是印 尼經濟中一個復雜但高度相關的行業,這主要反映在該行業在就業和國內生產總值(GDP) 方面的重大貢獻。Business Indonesia數據顯示,2020年農業對GDP的貢獻率為13.7%, 這使得農業綜合企業成為僅次于制造業的第二大GDP貢獻者。7 整體來看,印尼農業具有廣 闊的市場和不斷增長的需求,擁有極大自身發展與投資潛力。
Business Indonesia數據顯示,2018年印尼全國醫療器械行業總市值約為35億美 元,同比增長25%。這是一個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長的行業——印尼醫療器械 需求的大幅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實施國民健康保險(Jaminan Kesehatan Nasional,或JKN)計劃推動的。這些數字凸顯了印尼作為本地和外國公司貿易和 投資市場目的地的重要吸引力。
龐大的人口數量和不斷強勁的健康需求,讓印尼成為東南亞地區具有發展力的健康 與醫療市場。根據總部位于美國的惠譽評級(Fitch Rating),2020年印尼的藥品 銷售額為110.6萬億盾(約合76億美元),預計到2025年將增至176.3萬億盾 (約合257億美元)。這意味著以印尼盾計算的復合年增長率為9.8%, 以美元計算為10.7%。
食品和飲料行業在印尼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Business Indonesia數據顯示,在第一 產業,2019年農業、種植園和漁業為餐飲業生產的原材料約占印尼GDP的13%。在第二 產業,食品和飲料制造業占GDP的6.4%,占所有制造業產出的29%。總體而言,食品與 飲料相關服務對GDP的貢獻率約為2%。由于消費者習慣的改變和人口增長,印尼乳制品 行業的市場需求在過去十年中每年增長超過10%。印尼預估的人均牛奶消費量僅為每年 11.7升,然而最新的數據顯示,到2019年,印尼的人均乳制品消費 量就已達到16.5升。根據印度尼西亞面包生產商協會 (APEBI)的數據,烘焙行業的平均收入每年增 長超過10%。
而且,據麥肯錫在《群島經濟:釋放印度尼西亞的 潛力》中預測,到2030年,印尼消費階層的人數 將增加9,000萬人,這意味著他們的年收入將超過 3,600美元或以上。到2030年,印尼消費者在食 品和飲料方面的支出將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長, 預計總支出將達到1,940億美元。
印尼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從世界范圍來看,印尼鎳儲量排名世界第一,錫儲 量排名世界第二,黃金儲量排名世界第五,鋁土礦儲量排名世界第六,煤炭儲 量排名世界第六,銅儲量排名世界第七。8豐富的礦產資源,反映了該行業對國 家經濟的貢獻。采礦業在2017年貢獻了印尼GDP的4.71%,也是同年全國出口 的第二大貢獻者,占14%(1,688億美元),僅次于工業出口。目前,盡管采礦 業對出口、GDP、收入和就業的貢獻不再像以前那樣大,但該行業仍具有強大 的國家戰略重要性,并在印尼某些地區的財富分配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
印尼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游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等為其旅游業的發展 創造了較好條件,據世界旅游理事會統計數據顯示,疫情前2018年,印尼旅游業在國內生產 總值中的貢獻率為6%,創造了約1,300萬個直接和間接就業機會,是印尼經濟增長、就業和 外匯收入方面的重要驅動。單從外國赴印尼游客數量來看,2019年已達1,611萬人次,其中, 馬來西亞、中國、新加坡、東帝汶和澳大利亞為印尼前五大游客來源國。雖然受疫情影響, 2020年開始旅游業受到重創,但可以預期,隨著疫情影響逐步減弱,印尼旅游業正在逐步恢 復發展,未來將繼續迸發活力。
印尼油氣資源豐富。政府公布的石油儲量為97億桶,折合13.1億噸,其中核實儲量47.4億桶,折合6.4億噸。印尼天然氣儲量176.6萬億標準立方英尺(TCF),折合4.8-5.1萬億立方米。
印尼最大的石油企業為國家石油公司(Pertamina)。據2021年《財富》公布,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排名第287位。
印尼礦產資源豐富,分布廣泛。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
印尼主要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Antam)和國有錫業集團公司(PT Timah Tbk)。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制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
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飲料等。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Krakatau Steel)。
印尼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相對滯后,是制約其經濟增長和投資環境改善的一個主要瓶頸。與此同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保證印尼經濟能夠年均增長6%的重要因素。印尼是群島國家,與鄰國直接接壤較少,外界互聯互通主要通過海路、航空等方式。
印尼全國鐵路總長6458公里(目前無運營的高速鐵路)。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鐵路運輸比較發達,其中,爪哇島鐵路長4684公里,占全國鐵路總長的73.6%。根據規劃,印尼政府將新建3258公里的鐵路網,其中,將在爪哇地區發展南部鐵路以及貫通南北的鐵路線,并逐漸建設。
雙向鐵軌,在加里曼丹和蘇拉威西地區將進行鐵路運輸的調研及準備工作,在雅加達、泗水、錫江和萬鴉佬地區考慮建設城市軌道交通。
印尼大部分地區都通互聯網,但印尼的帶寬較小,網速較慢。截至2021年1月,印尼互聯網用戶達2.02億人,占總人口的73.7%;其中96.4%為移動用戶;用戶平均年齡16-64歲。Telkomsel為印尼國內最大的電信公司,Indosat則為最大外資電信公司。目前,4G尚未完全覆蓋印尼農村,印尼政府仍專注于擴大4G覆蓋面。
印尼目前電力總裝機容量僅為約5000萬千瓦,用電普及率不到75%,即使首都雅加達偶爾也會因缺電實施輪流停電
一般在跨境投資中,政治環境和營商環境是投資需要考慮的兩大首要因素。印尼政府有關經濟政策帶有較強的“民粹”色彩,投資需要了解當地針對外資的政策,以及外資投資的法律風險。
雖然印尼《投資法》明確規定平等對待內外資,也為了吸引外國投資,印尼政府出臺了一些投資鼓勵政策,但資源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少數保守社會團體鼓動政府出臺不利于外資的政策。
中國企業要調整對優惠政策期望值,不要誤以為印尼也會給予外資很多超國民待遇。在投資前應做好在當地投資的調研,正確的評估營商環境,控制投資風險。
禁止外商投資行業或領域:印尼珍稀物種育苗、自然林經營權、森林采伐承包商、公共交通(出租和公交 客運)、廣播電視及新聞媒體、電影業及相關業務、服務貿易及配套行業(不包括:購物商場、超級市場、百 貨公司、購物中心、分銷商、批發商、進出口貿易、展覽和會議服務、質量認證、市場調研、售后服務等。
限制進入行業: 外資控股不超過95%的行業或領域:對港口、電站、通訊、海運、供水、鐵路、核電等基礎設施,醫療 衛生服務(綜合性醫院、婦產醫院、牙科診所等),規定外資須與內資合資,內資至少占5%。定期或不定期空運、電訊業外資控股不超過49%。 有條件(憑許可證)開放的行業或領域:淡水捕魚和養魚、海洋深水捕撈、有價證卷印刷(郵票、印 花稅票、銀行商業本票或票據、護照等)等限制外企在基建工程投資;限制外國投資者擁有農用地股權。。 其他領域或行業都對外開放。
一旦決定投資,需要有專業的機構、顧問充分了解印尼當地的法律、稅收,適應法律環境的復雜性。印尼的法律體系整體比較完整,但也有很多法律規定模糊,可操作性差,且不同的法律之間存在矛盾和沖突。
印尼《投資法》、《公司法》、《所得稅法》、《勞動法》、《知識產權法》、《破產法》、《貿易法》、《海關法》等。
印尼政府允許外商投資企業以獨資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擁有100%的股權。對于投資于基礎設施的外資項目,要求以與印尼方合資的方式成立,且印尼方在公司中至少占5%的股份。
印尼的企業所得稅率為25%。印尼對中、小、微型企業還有鼓勵措施,減免50%的所得稅。
增值稅:一般情況下,對進口、生產和服務等課征10%的增值稅。
印花稅:對一些合同及其他文件的簽署征收3000或6000印尼盾的象征性稅收。
日常稅收優惠:包括在一定工業領域及區域的投資, 可享受為期6 年的30%所得稅減免及10%股息所得稅減免。
此外,印尼有條件地限制外資企業向國營銀行申請融資。如果企業欲借入外幣,必須受境外金融管理委員會的上限規范,原則上借入100 萬美元以上須報備。
在印尼雇傭員工的工作時間為每星期工作時間為40小時。臨時工:合同臨時工以3年為限。連續雇用工作滿6年的勞工可享有2個月的特別休假。
若員工離職金,離職補償金為原來工資水平的9個月薪水。對于自愿離職與觸犯刑法的勞工,雇主可不必支付補償金,但需支付勞工累積的福利金。
與我國用工制度最為不同,且對企業最具風險性的是,印尼允許罷工。勞工因反對公司相關政策而舉行罷工,雇主仍需支付罷工勞工工資。
印尼2003年頒布的《勞工法》,規定除保潔、保安、司機、礦場服務等少數工種外,不允許企業進行勞務外包,并將大幅上調最低工資標準。目前中國企業在印尼開展業務,對當地勞動力需求較大,需要注意該法令控制企業用工成本。
在印尼開展投資、貿易、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事前調查、分析、評估相關風險,事中做好風險規避和管理工作,切實保障自身利益。包括對項目或貿易客戶及相關方的資信調查和評估,對投資或承包工程國家的政治風險和商業風險分析和規避,對項目本身實施的可行性分析等。
服務全面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
團隊高效
專業人才精誠合作為服務提速
誠信規范
企業服務老品牌,服務可信有保障
優質售后
定期電話回訪,提供到位后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