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位于東盟中心位置,區位優勢明顯,社會總體較為穩定,政策透明度和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營商環境開放包容,是東盟第二大經濟體。泰國商品在東盟國家享受零關稅待遇,對周邊國家具有較強輻射能力。
為增強綜合國力,實現社會經濟全方位發展,泰國政府制定了20年國家長期發展戰略,重點發展現代化汽車、智能電子、生物技術、未來食品、高端醫療旅游、自動化機器人、航空物流、全方位醫療、生物燃油和數字技術十大重點領域,助力泰國邁向“工業4.0”目標。為此,針對重點行業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為外商投資營造良好的投資合作大環境。本文就泰國投資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行業環境進行簡要分析。
泰國實行君主立憲制。國王是國家元首和軍隊的最高統帥,是國家主權和統一的象征。2016年12月1日瑪哈·哇集拉隆功正式登基,稱為拉瑪十世。
國會由下議院和上議院組成,下議院500人,上議院250人。本屆國會于2019年5月成立。現任國會主席兼下議院議長川·立派,國會副主席兼上議院議長蓬佩·威奇春猜。
泰國司法屬大陸法系,以成文法作為法院判決的主要依據。司法系統由憲法法院、司法法院、行政法院和軍事法院構成。
現行憲法于2017年4月6日經哇集拉隆功國王御準生效,系泰國第20部憲法。
最高法院是泰國最高的司法審判機關,最高法院大法官是最高執法者,由國王任命。同時,根據新的憲法,最高法院權力得以擴大,可以直接審判涉嫌貪污的政治人物。
近5年來泰國經濟發展呈波動趨勢。2020年因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下滑,2021年經濟開始緩慢復蘇。根據泰國中央銀行數據,截至2021年末,泰國外匯儲備2460億美元。根據泰國中央審計署數據,2021年財年泰國財政收入24000億泰銖(約合680億美元),同比減少0.7%;公共支出30000億泰銖(約合850億美元),同比增加680億泰銖(約合20億美元);預算赤字為7600億泰銖(約合217億美元)。根據泰國央行數據,2021年全年,泰國一般通脹率為1.23%。根據泰國NESDC數據,截至2021年末,泰國失業率為1.62%,失業人口為63萬人。根據泰國中央銀行數據,2021年9月30日(2020-2021財年末),泰國公共債務為2644億美元(匯率按34.09:1計算),占GDP的58.38%,對外債務為49.5億美元。外債的規模和條件不受IMF等國際組織限制。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國際評級機構穆迪對泰國主權信用評級為Baa1,展望為正面。
在泰國投資的行業環境中,以下幾個行業被認為是具有潛力和吸引力的:
農業是泰國的傳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泰國全國耕地面積約1500萬公頃,占國土總面積31%。農產品是泰國重要出口商品之一,主要農產品包括:稻米、天然橡膠、木薯、玉米、甘蔗、熱帶水果。2021年,泰國出口大米611萬噸,出口額1070億泰銖,出口木薯1038萬噸,出口額1200億泰銖。
泰國工業屬出口導向型工業,重要門類有采礦、紡織、電子、塑料、食品加工、玩具、汽車裝配、建材、石油化工、輪胎等。泰國汽車生產條件優越,產業鏈齊全,馬自達、本田、豐田、日產、三菱等知名日系公司是在泰主要汽車產業的投資商,泰國是目前全亞洲僅次于日本和韓國的第三大汽車出口國。近年,中國上汽、長城汽車等也在泰國投資設廠。電子設備制造也是泰國特色產業,日韓的主要電器公司,如索尼、松下、東芝、日立、三星等都已落戶泰國,并逐漸將生產基地搬遷到泰國。
泰國旅游資源豐富,有500多個景點,主要旅游地點有曼谷、普吉、帕塔亞、清邁、清萊、華欣、蘇梅島。旅游業是泰國服務業的支柱產業。2021年泰國旅游業受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影響。泰國旅游與體育數據顯示,2021年到訪的外國游客42萬人次,同比下降93.62%;外國游客旅游業收入24億泰銖。2022年第一季度泰國國外游客較2021年同期相比實現較高增長,游客數量44萬人,增長2.1%,創造旅游收入約342億泰銖,增長1.4%。
總的來說,泰國投資環境相對友好,政治穩定、勞動力資源豐富、自由貿易政策等因素為投資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商機。然而,投資者在選擇投資項目時需要考慮市場需求、法律法規、競爭情況等因素,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和戰略規劃,以確保投資項目的成功和回報。
服務全面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
團隊高效
專業人才精誠合作為服務提速
誠信規范
企業服務老品牌,服務可信有保障
優質售后
定期電話回訪,提供到位后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