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政府于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發展工業區,以支持促進國內投資和外國直接投資(FDI),并鼓勵區域發展。該國第一個工業區是雅加達Pulogadung工業區,建于1970年,占地超過500公頃。
目前,印尼有118個工業區,其中爪哇有70個,蘇門答臘有33個,加里曼丹有10個,蘇拉威西有5個。
印尼工業地產部主席Sanny Iskandar曾表示,在這些工業園區可以觀察到多個行業的快速發展,包括食品和飲料、汽車零部件和消費品。尤其是大型汽車企業,光是建一個汽車廠,至少要動用100公頃的工業用地。
1、完備的基礎設施
印尼工業園區擁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工廠可以便捷地獲得電力、天然氣、水和專門為工業園區發展而修建的道路。因此,現有的基礎設施可以幫助投資者節省成本,而無需承擔從頭開始建設基礎設施的成本。除此之外,工業園區所處的位置,一般是該地區周圍的主要港口和高速公路,工廠貨物的運輸和配送將更加方便。
2、無需建筑許可證
在印尼,許多建筑許可證的批準取決于投資者在何處建造工廠。在工業園區建廠的另一個好處是,投資者無需獲得建筑許可證即可開展經營活動。這項福利不僅可以為投資者節省大量的初始投資資金,還可以加快投資者進入印尼市場的速度。除了建筑許可證外,大多數工業園區都已經獲得了相關的環境許可證。與在某些可能禁止此類活動的特定區域(例如住宅區通常屬于非開發區)建造工廠相比,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
3、現有土地
對于大多數投資者來說,為制造工廠尋找土地并將其變成自己的土地可能是最困難的部分,因為印尼的程序通常十分冗雜。此外,如果工廠周圍的居民聲稱工廠的運營造成了任何干擾,投資者也不可避免要與他們打交道處理。因此,將工廠建在符合所有標準和法規的工業園區可以幫助避免不必要的沖突,讓投資者的企業風險更小、更成功。
4、誘人的政府獎勵
2015年,印尼政府頒布了關于工業園區的第142號政府條例(PP),旨在為在工業園區建設工廠的投資者提供稅收優惠。激勵措施包括免除或減少地方政府稅收,此類地方政府稅包括土地和建筑物稅、土地和建筑物權利取得費、路燈稅等。
在經2020年第11號《創造就業法》修訂的2014年第3號《工業法》和關于制造業實施的2021年第28號政府條例中規定,任何從事工業活動的工業公司必須位于工業園區內。
印尼有許多投資區域,目前,有19個經濟特區(15個現有和4個新建)、118個工業園區、4個自由貿易區和1360個保稅區。投資者在選擇投資地點時可以根據各投資區域的稅收優惠、基礎設施和物流、靠近資源、勞動力成本和技能水平等因素進行考量,選擇適合自己的地點。
1、巴塘綜合工業園
為了促進公司遷往印尼,佐科威總統已指示在巴塘攝政區準備一個工業指定區域,該區域位于PTPN IX(印尼國有種植園公司)的土地上,面積超過4000公頃。由于高可達性和連通性、土地整合、具有競爭力的土地價格和內置基礎設施,巴塘綜合工業園在其戰略位置方面具有一系列優勢。除此之外,與其他地區相比,中爪哇的勞動力工資仍然極具競爭力。
2、經濟特區(SEZ)
經濟特區是指在印尼共和國管轄范圍內具有一定邊界的區域,該區域已確定執行經濟功能并獲得某些設施。
為了完善經濟特區內的生態系統,教育和衛生部門已被納入允許在經濟特區經營的商業活動范圍。因此,經濟特區內允許進行的活動包括:
(1)生產和制造;
(2)物流和配送;
(3)技術開發;
(4)旅游業;
(5)教育;
(6)健康;
(7)能源;
(8)國家經濟委員會規定的其他經濟目的。
這些活動將根據經濟特區分區計劃進行。印尼目前有19個經濟特區,總面積為19766.974公頃。
3、自由貿易區(FTZFP)
FTZFP是位于印尼共和國管轄范圍內的一個區域,與關稅區分開,免征進口稅、增值稅、奢侈品銷售稅和消費稅。在印尼有4個自由貿易區,總面積為127472公頃,用于出口活動。在FTZFP內進行的商業活動,將通過貨物進出境、稅收、海關、消費稅、移民、禁令和限制等形式獲得便利。FTZFP內允許進行的活動包括:
(1)海洋和漁業;
(2)農業;
(3)林業;
(4)能源和礦產資源;
(5)工業;
(6)交易;
(7)公共工程和住房;
(8)運輸;
(9)健康;
(10)文化;
(11)旅游業;
(12)電信;
(13)后勤;
(14)水資源;
(15)廢物與環境。
服務全面
為客戶提供全方位一條龍的服務
團隊高效
專業人才精誠合作為服務提速
誠信規范
企業服務老品牌,服務可信有保障
優質售后
定期電話回訪,提供到位后續服務